“囤貨”的反思 檢測技術應該如何完善
(資料圖)
俗話說“有備無患”,“囤貨”似乎是一種在國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生活習慣,特別是在重要節日前,或是面臨不確定時,囤貨給我們的帶來的是安全感,并且絕大多數時候,合理的囤貨也確實能夠減少生活中不確定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即便如此,我們也需要承認,過度囤貨行為的存在,也是浪費和資源短缺問題的一個誘因。甚至,從中進行反思,或許對于科技產業以及檢測產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意義。
首先,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喜歡囤貨?
事實上囤貨的核心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防止斷貨”以及“商業投資”。前者很好理解,簡單的說就是避免缺貨而選擇大量購入的心態。具體到細節可能是出于生活需要,例如屯紙巾;也可能是精神需要,例如收藏收集鞋子、書籍、音樂唱片等。
后者則比較復雜,可以從買家以及賣家角度來分析。買家角度來說,如果適當的提前購入能夠帶來優惠,那么從節約成本的角度來思考,買家便會選擇大量購入,例如在打折或促銷時購買大量商品,享受更低價格的同時,產品在未來也能被被有效使用;從賣家角度來說,則可能是投資角度考慮的,有些人認為某些商品的價格將來可能會上漲,所以他們會購買大量的庫存,以便在未來獲得更高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將囤貨作為投資手段本身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因此對市場本身的必需品供貨造成壟斷,則可能涉及到更復雜的道德乃至法律問題。不過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囤貨,背后都涉及到一個核心——需求。
事實上,如果你留心近兩年的市場就會發現,囤貨現象在這兩年普遍存在,并且極具市場話題性,甚至一條熱搜就可以讓周邊超市的鹽、水等日用品陷入脫銷。甚至,有時候,藥店里的藥或者是口罩的醫護用品,也會因為輿論而變得供不應求。顯然,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病態的,背后也存在著另一個嚴重的問題——輿論與謠言。
不過如果具體到一些更加針對性的產品上,或許問題還有新的思考,例如抗原。
事實上,如果放在十年前,抗原這類產品幾乎是不存在脫銷的可能的,甚至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了解過這類產品。而近幾年或許是來自環境因素的不可抗力,不少人有了囤抗原的習慣,無論處于何種目的,這種現象最后都或多或少的導致了一部分人沒有需求但手上屯了一堆浪費資源,有的人急需使用卻無法正常購入。抗原作為一種應對突發情況的民用自檢手段,似乎失去了作為產品的意義。
換言之,我們或許應該進一步的促進便民檢測的良性發展,從而完善目前的檢測技術。具體到細節上,首邀應該宣傳推廣便民檢測的意義和價值,引導消費者正確的購買檢測產品的同時,也讓消費者按需購買,避免不必要的囤貨浪費。在此基礎上,建立更多檢測點,擴大服務范圍,讓更多人受益,同時,提供更全面的檢測內容,包括對多種疾病的檢測和評估。最后便是加強設備和技術的投資,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性。
此外,從商家的角度來說,應該進一步鼓勵企業參與到抗原市場中,既然大眾有需要,就可以嘗試開放的市場競爭和廣泛推廣使用,進一步可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和降低價格 。換言之,既要從多方面改變消費者對于應急檢測的不信任,用更加具體和便利的檢測服務打消消費者對于買不到抗原這件事的顧慮,同時也要優化檢測系統,助力相關資源的高效應用。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品牌排行榜
-
2023-03-20 13:5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品牌熱門推薦
-
2023-03-20 13:5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