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發牌六周年:技術持續演進 賦能千行百業
中國移動展區展示了多個場景下的5G、5G-A與人工智能(AI)融合應用。據工作人員介紹,在5G、5G-A及AI技術的加持下,港口的遠程操控更加精準高效,無人駕駛車輛在園區內暢行無阻,智能工廠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能源行業的設備巡檢更加安全可靠。
6月18日,觀眾在中國移動展臺了解“AI+礦山安監”技術方案。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我們還打造了5G-A蜂窩無源物聯網微站設備、中繼設備及新型標簽,并在青島、昆明、無錫等地的多個工廠試點驗證,探索‘萬物智聯’新應用、新業態和新場景。”這位工作人員說。
中國電信展臺工作人員介紹,5G技術已賦能低空經濟領域:“5G湖泊巡視系統”通過5G+無人機+AI識別技術,實現河湖禁捕智能巡查;“5G+無人機醫療航線”建立起空中醫療運輸通道,助力檢驗樣本及醫療物資運輸,為醫護與患者節省診療時間。
今年是5G發牌六周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已有5G移動電話用戶達10.81億戶,5G基站總數已達443.9萬個,實現“鄉鄉通5G”。5G應用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86個,案例總數超13.8萬個。“5G+工業互聯網”全國建設項目超1.85萬個。5G虛擬專網達5.8萬個,廣泛覆蓋工業、港口、醫療、能源等重點應用場景。5G網絡加快向5G-A網絡演進升級,已有300多個城市部署5G-A網絡。
6月18日,觀眾在展會上了解低空基礎設施、技術及應用。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今年春季,上海地鐵實現5G公眾信號全線網絡覆蓋,其中80%以上的線路采用了領先的5G-A技術。據測試用戶實際體驗,在地鐵站廳、站臺及隧道,網絡下行平均感知速率高于600兆比特/秒。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的5G網絡,讓人們通勤體驗更加豐富,也助力地鐵智能調度、設備監測、應急響應等系統全面升級,為地鐵安全、準點運行提供保障。
中國鐵塔董事長張志勇介紹,中國鐵塔在雄安新區利用“5G+北斗+室內分布系統”,把北斗信號引入室內、地下,配合專用算法,實現了車位級的地下導航定位,目前已覆蓋雄安150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
6月18日,觀眾在中國鐵塔展臺了解移動式超級基站方案。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中國5G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可以成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典范。”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分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商用5G的國家之一,中國在5G基礎設施、投資和創新方面取得領先,5G-A商業部署成效顯著,推動經濟與社會多方面轉型。該協會此前預計,到2030年,中國5G連接數將增至16億,這相當于全球總連接數的近三分之一。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互聯網排行榜
-
2019-03-05 11:52
-
2019-03-04 11:37
-
2019-03-04 11:36
-
2019-03-04 11:36
-
2019-03-04 11:34
科技互聯網熱門推薦
-
2019-03-05 11:52
-
2019-03-04 11:37
-
2019-03-04 11:36
-
2019-03-04 11:36
-
2019-03-04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