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導鉆”實鉆應用取得重要進展
(資料圖片)
近日,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智能導鉆技術裝備體系與相關理論研究”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某生產井實鉆應用中取得重要進展,通過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實現白堊系舒善河組下2段儲層的首次油氣突破,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據了解,這一新技術為自主研發的隨鉆方位電磁波電阻率成像測井儀和三維靶點精準導航技術,可以精準刻畫地下油氣層結構,引導鉆頭準確打入最佳開采點位,獲得了高產工業油氣流。
今年8月上旬生產測試顯示,該生產井日產石油13.5噸、天然氣4.2萬立方米,油氣產量約是鄰井的5倍,落實地質儲量天然氣5.1億立方米、凝析油16萬噸,實現了白堊系舒善河組下2段儲層的首次油氣突破,驗證了“智能導鉆”理論技術體系的可靠性,對我國深層油氣高效低成本鉆探的重要作用,同時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塔里木盆地白堊系油氣藏屬于埋深超過4000米的“千層餅”結構,準確定位儲層空間發育位置難度大,常規定向鉆井技術對該類油氣藏總體動用程度低。智能導鉆專項科研團隊同西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通過6年多的持續攻關,基于“多尺度地質規律-多源地球物理探測-高精度油藏建模-精準定向鉆井”多學科融合,利用智能算法建立了河道砂體、測井信息、三維地震和地質模型的關聯關系,構建了油氣藏米級尺度的“構造-巖性-成分”三維地質模型,預設多個鉆前靶點,設計出水平井軌跡。多支自研儀器歷經上百次井場試驗已完成技術定型,為我國深層、超深層油氣高效低成本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撐。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8-23 16:36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8-23 16:36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