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推薦:科海拾貝
編者按:今年5月30日是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長期以來,廣大石油科技工作者牢記責任使命,投身能源強國的創新實踐,勇攀科技高峰。本期“科海拾貝”欄目,將鏡頭對準石油科技工作者,講述他們求實創新、協力攻關的動人故事。
【資料圖】
從零開始,程光劍和團隊“啃”下了PETG共聚酯中國造這塊“硬骨頭”,使中國石油成為全球第三家掌握PETG共聚酯上下游完整生產技術的企業——
“劍”指聚酯“明珠”
5月23日,遼陽石化公司研究院總工程師程光劍早早來到聚酯裝置現場,認真查看裝置檢修施工進度,開啟了忙碌的一天。
程光劍深入特色聚酯新材料研究,聚焦行業前沿,矢志產業報國,瞄準高端化、差異化、特色化的奮斗目標,和同事一道攻堅啃硬,2022年成功攻克PETG共聚酯原料及全系列產品制備關鍵技術,實現了產品進口替代,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完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
敢想敢做咬定目標不松勁
PETG共聚酯是綠色環保材料的代表,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嬰兒奶瓶、化妝品包裝瓶、醫療器械包裝材料等。
2002年,世界上只有一家國外公司能夠生產PETG共聚酯原料。當時,遼陽石化與這家公司聯系,希望能夠購買生產技術,獲得新型原料增加聚酯領域產品種類,推動產品升級。但國外公司回復:“既不向中國轉讓技術,也不向有聚酯生產能力的企業銷售原料。”企圖通過卡住原料來源的方式,限制中國聚酯產業發展,進而壟斷中國市場。
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遼陽石化的科研工作者清醒地認識到必須靠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這個重擔落到了當時只有32歲的程光劍肩上。起步晚、基礎弱,但市場不等人。接到任務的程光劍迎難而上,成為項目技術帶頭人,帶領團隊迅速投入研發。
沒有任何捷徑,一切只能從零起步,程光劍既興奮又頭疼。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資料,找出研發思路,成了擺在他面前最大的難題。白天,他查閱資料、參加培訓、研究制定實驗方案。晚上,他加班完成落下的工作任務。周末又將學到的技巧與方法在研究工作中試驗應用,嘗試是否有新的研究進展。勤學好問、主動鉆研的他迅速掌握了過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盡職盡責勇挑重擔不退縮
實現中國PETG共聚酯技術的突圍,讓中國聚酯行業在國際市場上掌握話語權,是程光劍和團隊成員的心愿。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科研夢,一追就是20年。
從實驗室到中試現場,優化工藝、調整參數、分析樣品,他樣樣沖鋒在前,在實驗室里一泡就是一整天。在一次次成功的科研攻關中,他總是樂呵呵地調配方、做實驗、分析數據,帶領科研團隊逐步解決加氫催化劑貴金屬高分散負載和性能穩定控制等一系列難題。在原料轉化率和產物選擇性方面進行優化,摸索出最佳的工藝條件,最終突破了兩段連續加氫反應工藝及產品分離提純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
科研不僅在放滿瓶瓶罐罐的實驗室里,也在裝置現場的工業化生產中。2014年,遼陽石化開展共聚酯原料百噸級中試放大試驗,程光劍帶領團隊優化設計中試裝置,針對中間產物異味問題,制定解決方案,獲取了大量有極高價值的實驗數據,為這項技術工業化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從實驗室到產業化,所有的艱辛和付出都是程光劍成長的基礎。2020年,程光劍組織科研團隊會同工程設計單位,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噸級成套技術工藝包,形成了以兩段加氫催化劑制備為核心的6項關鍵技術,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9件,制定技術標準12項。
善作善成精雕細刻不止步
經過連續20年的奮斗,程光劍帶領團隊通過成千上萬次的實驗和數據分析,編制完成了共聚酯原料工藝包,以此為基礎完成了施工圖設計。
為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2022年2月,程光劍帶領科研團隊投入緊張的開車準備工作中,仔細研究裝置開車步驟,認真查找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整改建議。工業化試驗期間,他在裝置現場連續奮戰,指揮開展了催化劑的還原工作,解決了裝置投料后原料配制系統不穩定、工藝參數波動等生產難題,使催化劑成本降低50%以上,節約資金8000萬元。
如今,程光劍又帶領團隊投入國產特色聚酯新材料的研發攻關中。在他看來,“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記者王志強)
王鐵成深耕石油勘探開發信息化工作20余載,帶領團隊建成中國油氣行業首個最大的自主知識產權工業互聯網平臺——
點亮“數智”燈塔
“很幸運,有機會參與這樣一場變革,去做數字時代石油領域前沿引領性工作。”王鐵成說。
作為集團公司先進科技工作者、昆侖數智資深專家、夢想云研發團隊的領軍人,深耕石油勘探開發信息化工作20余載的他,與團隊懷揣數智化夢想一路攀登科技高峰,建成中國油氣行業首個最大的自主知識產權工業互聯網平臺。
夢想啟航
“夢想云的建設并不是平地起高樓”
夢想云的誕生,承載著石油人的新夢想。
面對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變革,“十二五”末,在“共享中國石油”的戰略目標下,基于數據庫多、平臺多、孤立應用多的情況,中國石油繪就以“兩統一、一通用”為核心的勘探開發智能云平臺藍圖。
而現實是,超前的理念和信息化平臺建設在傳統的能源行業并沒有先例。夢想云成了先例,創新打造了信息化建設新模式。
底氣來自哪里?用王鐵成的話講,夢想云的建設并不是平地起高樓。啟動之前,研發團隊已經具有深厚的技術儲備與充分的技術驗證。于他而言,長慶油田數字化油氣藏RDMS、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技術數據管理系統A1等多個大型項目的技術積累與經驗沉淀,以及身為科技工作者打造自主軟件產品的情結,促使他帶領團隊揚起夢想之帆。
“困難重重。”王鐵成坦言科技創新路上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每次都覺得快達到目標了,但是每次都發現還有距離。”以數據為例,就經歷了數據聯邦、高速索引集中存儲、hadoop生態、湖倉一體框架4個階段,每次迭代都是艱難的突破。
在王鐵成眼里,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石油數字化建設事業,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引領他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一起拼搏的同事感嘆:“有時候迷茫了,干累了,看一看他還戰斗在一線,大家馬上就把狀態調整過來繼續干!”
逐夢前行
“要有一種較勁、較真的態度”
經歷風雨終見彩虹。2020年11月27日晚,央視新聞播出“我國油氣行業最大數字技術平臺建成”的新聞,引發業界和社會熱烈反響。這也是繼夢想云1.0、夢想云2.0發布后,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時刻的“官宣”。
在王鐵成的帶領下,夢想云實現了對中國石油60多年勘探開發核心數據統一入湖管理,覆蓋16家油氣田公司的45萬口井,助力中國石油上游業務率先邁入數字時代。
在多年石油領域信息化的追夢路上,他80%的時間是在單位與同事度過的。2021年12月,昆侖數智首個勞模創新工作室——王鐵成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
在王鐵成勞模創新工作室,“大師培訓”“師帶徒”等一系列活動積極開展。兩年來,他發揮技術帶頭人的作用,培養創新和實用型人才,帶動公司形成技術創新的良好氛圍。團隊研發出“夢溪”數據湖、協同研究2.0等一批豐碩的科研成果,斬獲國資委央企信息化應用最佳案例、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三強等多個獎項和榮譽。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王鐵成真誠地說,有機會從事科技前沿的事,提升了認知,團隊也在不斷成長。他鼓勵加入夢想云團隊的年輕人:“既然是奔著這個方向來的,希望除理想之外,要有一種較勁、較真的態度。”
未來之夢
“真正給油氣行業帶來不一樣的價值”
“夢想云落地8層分布式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打通了七大能力、17項關鍵技術,鍛造了五大產品系列……”今年4月,在第三屆全球數字化油氣創新決策者大會主題演講中,王鐵成向業界分享夢想云的畫像。
在夢想云團隊矢志不渝的奮斗下,夢想云在數字化的征程上,被印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烙印。如今,已成為亞洲油氣行業規模最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不過,王鐵成清醒地認為:“我們還處于攻堅階段,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今年,油氣行業對夢想云4.0在應用支撐和場景編排方面的創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王鐵成帶領高端業務專家和架構師團隊進行4A設計。每一段設計說明,每一張設計圖,都會引導團隊進行充分討論和深度思考。在場景裝配的總體概念設計上,他親力親為。
對于夢想云的未來,他認為,期待真正建立起數字驅動、模型驅動的企業運營體系,數據積累后建模并直接為企業帶來業務增長,為企業運營提供更準確、更量化、更智能化的支持。
“個人的夢想是什么?”筆者問。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我希望真正給油氣行業帶來不一樣的價值。大家付出這么多,希望夢想能變成現實。”他坦言,要加快創新引領,在數智化之路上奮力攻堅,點亮“數智”燈塔。(通訊員趙雙)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5-25 10:0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5-25 10:0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