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雖增大 全球電商仍是一門好生意
全球經濟下行,電子商務在2022年陷入低迷。
(資料圖)
反映在國際電商平臺上,是虧損增大、股價下跌、企業裁員、業務收縮,降本增效成為亞馬遜等海外電商巨頭的頭等大事;反映在中國的出海企業上,通貨膨脹、匯率波動、國際物流壓力等接踵而至,行業迎來洗牌,存活下來的企業也在等待黎明。
在通脹、物流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下,2022年電商行業從業者或許感到艱難,但行業并沒有想象中的暗淡。4月20日,FIS旗下Worldpay發布的全球支付報告顯示,2022年,雖然全球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全球電商市場持續顯現出巨大的增長韌性和市場活力,全球電子商務在所有地區,即亞太、歐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北美洲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此外,40個被研究的市場(具體國家/地區)中,有37個市場的電子商務增長率達兩位數。
這對于中國出海企業來說仍意味著機遇,Worldpay中國區總經理施南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Worldpay觀察到有越來越多企業加入跨境電商賽道,整體趨勢向好,“未必能始終保持非常高速的增長,但隨著政府對跨境電商的支持,以及全球市場的高需求量,我們仍然非常看好。”
電商規模持續增長,增速放緩
在疫情暴發的前兩年,全球電子商務呈現爆炸性增長,步入2022年后,增速有所放緩,但幅度不大。該報告數據顯示,2021至2022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穩步增長12%。2022至2026年,預測復合年均增長率為9%。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1至2022年,所有地區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報告顯示,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以及東南亞(泰國除外,增長率為9%)是高增長市場,預計到2026年,復合年均增長率將在15%左右。
以拉丁美洲為例,對于尋求向新的高增長市場擴張的電商商家來說,這個市場非常有吸引力。數據顯示,拉丁美洲地區電商市場2021年至2022年同比增長19%,預計到2026年將以13%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
施南飛表示,移動商務是這一增長的最大助推力。“他們的基礎設施落后于較先進的國家,他們的互聯網滲透率不一定那么高,但是他們往往具備彎道超車的能力,比如智能手機的普及就會帶來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
不斷增多的年輕手機用戶對電商商家充滿吸引力,疫情暴發后,Mercado Libre和Americanas Empresas等本地電商平臺逐步流行,再加上Amazon、Shopify、Disney和AliExpress等國際商家在該地區不斷拓展業務,拉美電商市場增長迅速,該報告調研的所有拉丁美洲市場在2026年前年增長率都將保持在兩位數。
“即使如此,中美英這三個比較大的電商市場,它的增長雖然是個位數,但是以它的體量來說,這樣的增長也是非常驚人的。”施南飛向記者表示。
以北美市場為例,北美的電商市場繼續增長,但是相比疫情期間的峰值,增速已經放緩,預計2026年復合年均增長率將為9%。然而,即使增速放緩,預計2022年至2026年間,北美電商交易額仍將增加7000多億美元。
互聯網滲透率高、消費能力強、物流與支付體系完善、電商平臺豐富,作為體量大、成熟度高的優質市場,北美一直以來都是跨境電商的主戰場,也是眾多中國出海企業的首選。中國跨境快時尚品牌SHEIN早期通過收購美國的品牌從而迅速進入美國市場,該市場后續成為SHEIN的主要市場之一,2022年有超過50%的用戶流量來自這里。去年9月,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在海外上線,首站也選擇了北美市場,直攻SHEIN的腹地,競爭愈發激烈。
“中國大企業的出海,關鍵還是要看能不能拿下北美市場。”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全球支付持續變革
對于中國出海企業來說,他們把中國的產品和服務銷往海外,主要的交易地點也都在海外,而非中國,企業們對全球支付的趨勢有所了解也十分必要。
施南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支付并不是一成不變的,“Worldpay發展到現在,全球支持超過300種本地支付方式,說明了支付對于不同市場不同需求有一些靈活的變通。”
全球支付報告顯示,到2026年,全球信用卡電商交易額將達到1.4萬億,但交易份額會降低至16%;與此同時,信用卡被運用到更廣泛的場景中,通過信用卡綁定錢包、先買后付(BNPL)和銷售點(POS)分期,其使用量正在增長。
以先買后付為例,雖然2022年先買后付向消費者提供無息信貸的核心基礎受到通脹和利率上升的挑戰,但仍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預計其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在2022年至2026年以16%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數字錢包已然是全球領先的支付方式,到2026年,數字錢包在電子支付市場中將占據54%的交易份額,主要是因為中、美、英三大電商市場中的數字錢包占比較高,從而拉動了整體數據。
現金支付則不再占據主導地位,疫情的影響使得非接觸式的無現金式的交易顯著增加。“無現金社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施南飛表示,但短期內依舊難以被取代。
此外,安全性和合規性是支付行業會面臨的重要問題。“支付本身從技術架構來說,它不是高門檻,但是合規性和安全性是一個很高的門檻。”施南飛表示。
各國支付方式千差萬別,各國家地區對外匯的監管政策又五花八門,同時還存在一些違規風險隱患的支付渠道,商家面臨的支付環境十分復雜。
“當中國商戶去到海外新市場中,他用到了各種本地支付方式,但不清楚接下來會不會有風控方面的問題,會不會有欺詐,以及是否滿足當地的金融監管要求。”施南飛表示,“每個市場對同樣的業務模式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反應,這些都需要商戶去特別研究。”
隨著零售和旅游業的復蘇、消費者消費信心強勁提升,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與消費者偏好行為下,商家也需要多樣、便捷、安全、無縫的支付創新方案,以更好地應對市場動態。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4-23 09:54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4-23 09:54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