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論壇 | 推動公共機構能源托管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明確鼓勵和支持公共機構開展能源托管服務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下,公共機構節能降碳還面臨著機制待優化、管理不暢和示范帶動不夠等問題。如何聚焦問題訴求,堅持市場化導向,用高質量發展來解困、脫困,推動公共機構能源托管服務高質量發展,值得深入思考和積極探索。
(資料圖片)
以客觀訴求推動用能管理變革和機制優化
“先立后破”是實施體制機制創新所堅持的基本原則。要堅持“先立后破”的改革思維,進一步總結提煉節能診斷、合同能源管理領域工作試點的經驗做法,積極醞釀制定出臺契合目標、結合實際、符合需要、切實可行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率先在中央國家機關啟動試點示范。公共機構的節能管理工作,除了需要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制度保障之外,物業管理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樹立全新發展理念,能源托管服務模式如何契合傳統的物業管理,推動傳統物業管理和先進能源托管服務高效融合,意義重大、勢在必行。
一是推動用能管理理念進一步轉變。著眼于用能主體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真正形成集約高效的能效管理機制,能源物業管理模式呼之欲出。物業管理要努力學習提升,從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轉變,在不影響正常服務形態的前提下,積極引入第三方節能服務公司形成服務聯合體,主動采取節能減排的科學手段,加快對用能系統的信息化改造提升,大膽嘗試新技術、新產品,探索運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迅速增強專業化支撐能力,建立數據驅動能效管理新標準,優化配置節能管理崗位的專業化人才,提高節能減排意識,努力向能源管理、綠色辦公、垃圾分類等綠色物業管理領域轉型。
二是推動用能管理主體進一步融合。目前,公共機構的節能改造工作一般由第三方節能服務公司承擔,節能降碳作為物業管理工作的業務范圍,其主體責任和重要地位沒有充分發揮,加上缺乏相關制度機制約束,物業公司還不能做到和節能服務公司同步開展節能管理,物業管理人員沒有參與節能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專業性和節能責任意識也不強,甚至從主觀上就排斥節能管理服務,沒有建立有效、共享的合作關系,缺乏更高層級的合同約定和制度機制保障,導致節能管理不到位,甚至于節能服務公司各自為政,導致節能效率無法保障。加快推動用能管理主體進一步融合,構建能源管理和物業一體化責任主體,才能切實把節能管理做到位。
三是推動用能管理機制進一步優化。創新發展路徑,科學規劃真正形成“三型三化”(即:復合型、精干型、智慧型和集約化、高效化、一體化)能源物業管理發展模式,二者有效融合和充分契合發展也必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業務形態。公共機構節能與物業融合一體化管理,十分契合公共機構的實際需求,不僅能夠為公共機構創造更加環保、節約、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還能為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和能效管理創造極大提升空間,更有事實充分表明,公共機構物業運營管理水平越高,公共機構建筑能耗越低,同時公共機構的行政開支也就越低。建議公共機構在今后的招標中優先選擇物業管理與節能管理融合發展、經驗豐富的聯合體,并逐步過渡到明確要求其必須兼備節能管理、物業管理雙重資質條件方可進入,以此推進形成更先進的能源物業管理方式和更大的社會市場化支撐能力,從需求源頭上推動能源托管服務高質量發展,以保證更加有效地進行節能減排,服務于國家節約型機關創建。
以創新實踐推動市場服務轉變和發展支撐
近年來,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綜服集團”)把發展綜合能源服務作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服務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的重要內容,為支撐服務公共機構節能降碳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實踐。
一是健全產業發展服務業務體系,提供市場化經驗借鑒。構建了以國網綜服集團、28家省綜合能源公司,以及產業、科研和金融單位為支撐的綜合能源全鏈條服務業務體系,重點面向機關辦公樓、醫院、學校、場館等大型公共建筑,布局公共機構能源托管、多能互補協同等五大核心業務,已累計實施樓宇用能優化、電冷暖供應、儲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等節能降碳項目3萬余項、能源托管服務項目超300個,打造了一批示范項目,發揮了帶動引領作用。
二是積極開展部委能效診斷服務,提供市場化技術支撐。實現“供電+能效服務”延伸拓展,支撐服務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派出專家協助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開展年度中央和國家機關現場節能核查,高效組織并開展自然資源部、國家衛健委等六部委辦公區現場能效診斷服務,編制高質量診斷報告,搭建部委與能源服務市場主體供需對接平臺,幫助部委發掘能效提升潛力,及時提供更具經濟性、智慧化的用能解決方案,并進一步制定和組織實施中央和國家機關能源托管服務三年(2023~2025)行動計劃,科學選取有意愿、有落地條件的部委機關開展能源托管服務,努力打造綠色公共機構精品工程,率先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層面打造全國示范。
三是全力支撐公共機構信息統計,提供市場化平臺支撐。2022年建成上線全國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綜合信息平臺,實現了年內立項、研發、上線和運營的既定目標,有序接入和持續完善全國公共機構用能數據,并依托省級智慧能源平臺和“網上國網”實現對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監測,拓展能效市場化服務,優化升級能效賬單分析功能,跟蹤評價能效公共服務開展情況,為用戶提供在線能源服務,不斷提升能效服務專業水平,增強用戶服務體驗。
四是持續開展標準體系應用實踐,增強市場化評價支撐。要進一步結合項目落地的實踐經驗,凝聚各方面專家智庫資源,總結梳理和撰寫編制一整套系統、規范、適用、實用的標準體系,科學有效指導節能降碳工作高質量發展。今年,按照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節能司的統一部署,國網綜服集團積極借助和整合凝聚國家節能中心、中國建筑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售電與綜合能源服務分會、中國能源研究會綜合能源服務專委會以及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等各方專業機構智庫力量,全面啟動《綠色辦公評價標準》《綠色醫院評價標準》《綠色學校評價標準》《綠色場館評價標準》四大類國家評價標準的編制工作。
五是持續推動政企合作生態構建,提供市場化資源支撐。要緊密配合國家戰略決策,凝聚各方工作合力,深化推動政企合作,精心培育一批優秀領軍企業,共享標準化設計及產品,創新構建互利共贏的多方合作機制,滿足公共機構市場化發展訴求,用市場化手段充分調動和持續增強公共機構節能服務主體的積極性和供應鏈黏性,探索推進公共機構節能資源工作,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構建權責清晰、支撐有力、充滿活力、多贏共贏的良好發展生態。(作者系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營銷中心總監)
責任編輯:沈馨蕊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4-21 16:0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4-21 16:0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