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2月經濟企穩回升 內需復蘇有望持續向好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服務業指數、消費增速實現由負轉正,房地產投資下滑收窄幅度超預期,整體市場出現積極變化,經營主體的活力和預期向好。
“總的來看,今年以來,穩經濟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經濟運行整體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當天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
制造業生產增速反彈服務業明顯回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生產端看,工業和服務業雙雙回升。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去年12月加快1.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5%,去年12月為下降0.8%,實現由降轉升。
工業的三大門類中,制造業同比增長2.1%,高于去年12月的0.2%。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溫彬分析,制造業增速反彈,主要是受到兩方面因素推動:一方面是外需保持韌性;另一方面是消費和房地產市場均有企穩,內需復蘇持續向好,為制造業反彈提供了支撐。
“今年制造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還會加大。”付凌暉表示,今年將下更大功夫通過創新驅動彌補制造業在生產、銷售、研發等各方面的短板。
1至2月,高技術制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制造業升級態勢明顯。從產品看,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同比增長40.8%和16.3%。
服務業尤其是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明顯改善。1至2月,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金融業生產指數分別增長11.6%、9.3%和7.6%,均大幅好于服務業整體增速。
內需復蘇持續向好擴內需政策將加力
從需求端看,消費和投資數據都在改善。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實現由負轉正,其中餐飲消費增速反彈至9.2%。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在積極出臺政策促進消費增長,全年消費恢復向好有很多有利條件。
溫彬認為,展望未來,消費場景修復、居民收入恢復性增長以及新的穩消費政策出臺,將會帶動消費增速企穩反彈。
從投資看,1至2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比2022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1%。
“制造業投資與基建投資增速較上年全年均有所回落,但伴隨著節日因素擾動消退,未來有望提速,拉動整體投資上行。”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專題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說。
房地產投資下滑顯著收窄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數據顯示,1至2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5.7%,較去年全年10%的降幅顯著收窄。房地產銷售面積下降3.6%,降幅比去年全年的下降24.3%大幅收窄;銷售額下降0.1%,也明顯收窄。
植信投資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認為,得益于銷售和工程數據的全面好轉,房地產投資收窄幅度超預期,預計到一季度末下跌的幅度可能會進一步收窄。
付凌暉稱,總的來看,目前房地產市場還是處在調整階段,后期隨著經濟逐步改善,市場預期轉好,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認為,房地產復蘇趨勢有望延續。國內經濟保持復蘇態勢,居民信心回暖。穩樓市政策組合拳大幅降低了剛需首套房購房門檻和成本,此前受抑制剛需和改善型需求有望逐步釋放。
穩就業政策力度將提升有信心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數據顯示,1至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6%,保持基本穩定。從月度看,1月是5.5%,2月是5.6%。
“2月比1月略有上升,是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付凌暉介紹,今年擴大就業政策力度會加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新增就業目標為1200萬,比去年有所增加,穩就業政策力度在提升。
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才能增加就業。在付凌暉看來,對實現5%左右的增長目標充滿信心。“從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和資源要素支撐條件來看,能夠支撐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目前大多數研究認為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在5%至7%之間,設定5%的目標基本符合潛在增長水平。”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此前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中稱,從今年前兩個月情況看,市場預期正在改善,先行指標出現好轉勢頭,經濟運行向好因素增多。對今年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充滿信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展望未來,政策面將繼續在提振消費、投資兩大內需板塊方面發力,同時也將著力引導房地產行業盡快企穩,帶動相關消費、投資恢復正增長。預計3月宏觀經濟數據將進一步改善。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3-16 09:4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3-16 09:4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