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快遞職業發展“天花板” 世界信息
(相關資料圖)
常州37名快遞小哥一起考上大學,即將在常州工學院快遞行業“求學圓夢”合作班開啟為期兩年半的學習。該合作班是常州市總工會、常州市郵政管理局、常州工學院專門針對快遞小哥群體開設的“物流管理”專班,將為快遞行業從業人員提升職業素養和能力創造平臺與保障。學分修滿者可獲本科文憑,每人補助學費1500元。
常州快遞小哥上大學并不是個例。此前,南通有關部門出臺了“助新成才”計劃,幫助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形態人員得以進入大學深造。據美團外賣一項調查,50.17%的騎手有獲得教育培訓、學歷提升的需求。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順應了騎手們繼續深造的愿望,既減輕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經濟壓力,又滿足了他們提升學歷、接受教育培訓的需求,有助于他們繼續深造以打破職業“斷頭路”。
有人認為,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者手腳勤快、吃苦耐勞即可,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這其實是一種刻板印象。以快遞為例,現在很多企業運營網點和線路極其繁瑣,隨著快件量的持續增長,亟需更多適應智能化物流發展的精細化管理人才。也正是因此,有的快遞小哥榮獲“高層次人才”稱號,有的快遞企業鼓勵員工參加學歷教育與技能認證,我省更是早在2019年就在職稱序列中增設了快遞工程專業。快遞從業者等群體知識技能的提升,已成行業發展趨勢。
當前,靈活就業人員已達到2億人左右,其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則超過八千多萬,但不可否認,快遞等行業從業門檻低、勞動強度大、人員流失率居高不下等也已成為行業痛點。不少快遞員業務非常熟練,但苦于學歷不高、沒有相應的技能認證,導致晉升通道無法被打通,出現職業“天花板”現象,送快遞只能成為他們的“青春飯”,而快遞公司也很難從一線選拔相應人才。幫助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踏上深造之路,是幫助員工打破職業板結、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發展的必要舉措。
需要注意的是,快遞員的相關課程應貼近工作實際,聚焦職業需求,力爭讓其所學為工作所用。這方面,常州工學院在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增加《快遞服務規范與禮儀》等貼近工作實際的特色課程,幫助他們打通職業成長的資質關卡,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案例。此外,快遞小哥等新業態人群日常工作較忙,要解決好工學矛盾,還需要對學習形式、學習時間等進行靈活配置,方便他們“擠”出時間來學習。做到這些,他們的深造將更有意義。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3-02 14:5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3-02 14:5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