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榕江:電商直播帶貨 賦能鄉村振興
圖為農戶在當地車江大壩的智能溫室大棚里工作。 彭震 攝
(資料圖)
“直播帶貨確實是拓寬了我們銷售渠道,讓給我們的產品增加了一定的銷量。”9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農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工作人員張瑩瑩正在加緊處理線上訂單,不一會兒,桌上鋪滿了打印機打出來的訂單。
圖為返鄉創業青年唐勝忠在直播間向網友分享農貨。 彭震 攝
位于榕江縣的車江壩區是黔東南州4個萬畝壩區之一,總面積10500畝。在大壩的智能溫室大棚里,工人們忙著給羅漢果苗、百香果苗等種苗綁扎、分揀、施肥、灑水,為及時供應市場做好準備。公司還依托“甜甜榕江”實體店,通過線上線下的營銷模式,從種苗培育、商品加工到成品包裝銷售,實現全產業鏈。
公司工作人員楊勝彬介紹,目前榕江縣育苗有羅漢果苗150萬株,百香果苗100萬株,同時還育有其他蔬菜種苗。現在,智能育苗中心育苗工作正在進行中,也為后期的線上線下銷售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圖為榕江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電商產業園。 彭震 攝
近年來,榕江縣以“新媒體+產業”為主抓手,“讓手機變成新農具、數據變成新農資、直播變成新農活”,闖出了一條新媒體電商賦能鄉村振興新賽道。2022年以來全縣線上線下銷售額3億余元,打通了生產銷售鏈。
“相比于傳統的經營銷售模式,電商更具有傳播渠道不受限、訂單管理效率高、產品展示范圍廣的優勢,方便、快捷的網上購物成為時代新寵。”對于返鄉創業的青年唐勝忠而言,他早已享受到了電商帶來的福利。他通過“新媒體+電商”模式,向外界推廣他的家鄉小丹江苗寨,也通過直播帶貨,使得山里的美食暢銷到了粵港澳大灣區。
“人人都是主播,都愿意為家鄉帶貨。”唐勝忠告訴記者,榕江縣在新媒體上尋找新路徑,成立了集人才培訓基地、直播中心、電商公共服務、倉儲物流等產業鏈配套的新媒體電商產業園。產業園投入資金約1.1億元,引入40余家企業入駐。
圖為當地主播在進行直播帶貨。 彭震 攝
唐勝忠坦言,他所在的貴州山呷呷農產品有限公司通過新媒體電商直播帶貨,2022年線上銷售額完成1000萬元,粉絲量全網達到200多萬人。
目前,榕江縣建成直播點30余個,組織開展全縣新媒體人才線上線下培訓400余場,培訓3.4萬余人次,入駐短視頻平臺賬號1.28萬個,可帶貨主播突破2200個,總直播8000余場,帶動8000余名民眾就業增收。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2-09 16:54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2-09 16:54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