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業“起勢” 打造儀器儀表“金字招牌”需上三堂“必修課”
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更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的重點對象。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重塑市場經濟結構。想在新賽場上拔得頭籌,就要抓住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機遇,發揮高端制造業帶動作用,加強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攻關核心元器件。
2022年6月底,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以下簡稱“科協年會”)在長沙開幕,會議指出要落實制造強國戰略要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科技、產業、投資跨界融合。這一清晰目標無疑為制造業指明下一步: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激發高端制造業的積極性。
制造業大展鴻圖。作為高端制造業的重要分支,儀器儀表產業迎來新一輪產業躍遷。如何持續發揮儀器儀表產業的引擎作用?需上好三堂“必修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其一,儀器儀表要抓方向、補空白、找新點,解決“卡脖子”技術。儀器儀表產業看似配角,實則是高端制造業的核心命脈。成果研究時,儀器儀表支撐研究任務的運轉,完成基本研究、保存實驗數據,是新成果的“先手”。成果落地階段,儀器儀表分析、檢測、監測、控制著工程設備的運行。高精尖產品離不開高精尖儀器,這一特點在航空航天、電力、核工業設施等高端大型制造業尤為明顯。
高端制造業需求強烈,加強自主創新競爭力意愿不斷涌現。作為命脈的儀器儀表需要鼓足創新動力??茀f年會上,專家指出在關鍵領域、重點產業、重大項目上,我國的科學儀器仍然長期依賴進口,正面臨著“卡脖子”風險。只有積極推動單元部件自主生產,找準創新要點,攻克技術難點,填補技術空白,將儀器功能質量擺在關鍵位置,做精做細,才能精準發力、賦能產業成長。
其二,儀器儀表產業緊跟數字浪潮,驅動“智能”生產。萬物互聯時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等應用日趨廣泛,各行各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儀器儀表源于高端制造業,發展路徑與其一脈相承。因此,在諸多新特征、新場景、新應用開發中,儀器儀表是“智造”的重點開發目標。
以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為融合應用、以數字化為重要推動力的儀器制造系統正在建構。數字化轉型是儀器儀表制造、質量建設的趨勢。現代儀器儀表入網鏈域,向著網絡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實現更高自動化、更高智能化、更高速、更靈敏、更簡捷地獲取被分析、檢測、控制對象的信息。結果自動判斷,數據采集、處理、分析等功能,是儀器與大數據邏輯、學科知識綜合設計后的重要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生產積淀所需較長時間積累且有一定的規范標準,尤其是儀器儀表一類高端制造業。因此,加快簡化人工分析環節,形成高效分析業態刻不容緩。儀器儀表新生態也將賦予制造業新的意義。
其三,儀器儀表產業仍需推動產學研協同共融。對于高端制造業來說,產業鏈的每一環節都需要高效協同,才能夯實制造強國根基。作為重要樞紐,儀器儀表產業想要挺起制造業脊梁,一方面需要積極創新,另一方面需要實現產業質量穩定性和市場經濟性。如何走好協同創新、構建高效聯動的科技金融網絡這一步?“協同創新”模式給出答案。
產學研協同意味著“三維融合”,即技術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推行人才聯合培養、產業技術聯盟、成果轉化共建,實現創新供給與市場需求直接互動。
產學研模式不僅克服了新興成果落地、推廣成效不高等“老大難”問題,還達成了創新資源集聚、打造創新研究高地目標,形成一套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效益機制,激活全社會參與創新積極性。
上好三堂“必修課”,發展好儀器儀表產業有利于筑牢高端制造業基礎,為制造業通電,掌握技術話語權。
實際上,2022年新冠疫情帶來的沖擊仍未消散:不少儀器企業因疫情中斷研發、生產;儀器儀表創新研發資源難聚,人才、資金、資源出現不同層次流失;整個儀器進出口貿易受阻,主要采購單位購買需求下降;資金水源不暢……同時,致力于為儀器儀表產業構建交流溝通平臺的多個展會一度延期,高端儀器設備制造系統建設降速。
疫情反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勢未變。三年間,大量市場需求激發了儀器儀表企業積極加入核心技術攻關、高端儀器研發的隊伍,旨在核心元器件自給自足。這一新動態讓各大儀器廠商急需加快資源共通,技術交流。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及實驗室設備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CHINA LAB)結合儀器儀表企業需求,掌握當前以高端制造業為核心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再次啟動。
CHINA LAB 2023將2023年3月9日-11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展覽館正式開幕,圍繞上述解決“卡脖子”技術、推動儀器“智能”制造、推動產學研協同共融三堂“必修課”,面向全國,覆蓋實驗室、分析測試等多個相關儀器設備領域,為儀器儀表產業提供新的創造空間。
CHINA LAB 2023發揮資源整合、聚集優勢,吸引百家儀器廠商前來參加。以展會友的模式將實現業內同行會晤,應供需暢談,高效快速提供產業鏈合作伙伴;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以此融通技術、人才資源,拓展商務網絡、落實買家計劃,推動產品技術研發合作,合力突破技術瓶頸,積極推動前端創新供給和終端市場需求直接互動。
另外,CHINA LAB 2023不僅限于儀器儀表產業,更將目光轉向互聯網技術風口,推動多產業融合,讓儀器儀表“制造”向“智造”轉變;推動線上線下雙線貿易交流市場,打破界限、協調作戰。
同時,CHINA LAB 2023還將推出覆蓋生物醫藥、食品安全、環境水質、實驗動物等多個主題論壇,帶來前沿的技術革新與政策解析,揭示產業前沿技術、市場動態,加深產學研融合,強化企業在產學研中的主體地位,實現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提升“用”的效果。完善科技研發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體系。
開源,才會有生態。CHINA LAB 2023將持續煥發,呼應“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這一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持續推動儀器儀表企業上好三堂“必修課”,促進儀器儀表產業高端制造業走深走實。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品牌排行榜
-
2023-02-06 14:0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品牌熱門推薦
-
2023-02-06 14:0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