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關注:華能秦煤瑞金電廠:紅色大地上的能源改革先行者
紅色大地上的能源改革先行者
(相關資料圖)
——華能秦煤瑞金電廠發展回望
中國能源新聞網通訊員 秦選紅
2008年12月,華能秦煤瑞金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能秦煤瑞金電廠”)一期工程成功投產,安裝2臺國產35萬千瓦超臨界燃煤機組,是我國首臺35萬千瓦超臨界機組。2021年華能秦煤瑞金電廠二期投運,廠區占地面積約1600畝,總裝機容量270萬千瓦,年總發電量135億千瓦時,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安全、優質、可靠、環保的電力,為蘇區振興發展注入了電力動能。在助力經濟全力發展的背后,華能秦煤瑞金電廠如何通過改革和創新成為業內翹楚,以穩定、可靠的能源供給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央企+民企”改革,走出協同新路子
因連年虧損帶來的經營壓力,讓該廠不得不另尋出路。“2019年,為全面落實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部署要求,瑞金電廠開創央企混改新模式,通過談判摘牌引入民企陜西秦煤實業集團運銷公司,采取等比增資合作模式,雙方各持有50%股權,成立了華能秦煤瑞金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民企股東方派出了管理燃料和財務的副總經理,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這樣的體制使得董事會決策更高效,治理更透明,也使得華能秦煤瑞金電廠市場化運營更加靈活,順應了市場化改革的大趨勢。”華能秦煤瑞金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付小東說道。
2020年,金融機構對火電行業信貸政策收緊、電廠連續虧損兩年致使評級降低、混合所有制改革導致授信重審等一系列問題使華能秦煤瑞金電廠面臨一期流貸接續、二期項目融資停擺的巨大風險。“當時情況緊迫,華能集團和秦煤集團通力合作,民企方為支持電廠開工建設,將50%股權質押給銀行。加之中信銀行開通綠色通道,最終簽訂53億元二期項目貸款合同。”華能秦煤瑞金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總監陳相說起這些年的變化百感交集,正是“央企+民企”的模式,讓企業度過了危機,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自2019年均股合作以來,瑞金電廠與秦煤集團連續三年分別簽訂長協煤20萬噸、50萬噸、100萬噸,2021年華能秦煤瑞金電廠營業收入同比2018年增長47.93%,2019年全面扭轉連續兩年虧損不利局面,2020年實現利潤總額較2018年增長1.45億元,重燃生機,向陽發展。
突破“卡脖子”難題,樹立技術新標桿
從實驗到實踐看似一步之遙,實際卻是一場艱難的邁進之旅。DCS和DEH是電廠和汽輪機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系統,但該系統的核心技術卻長期依賴進口,為解決這個“卡脖子”問題,中國華能集團上下通力合作,一步步達成技術目標,最終將項目落地在了華能秦煤瑞金電廠。
2021年12月,安裝2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高效二次再熱燃煤機組的華能秦煤瑞金發電廠二期全面建成投產,成為國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領域首臺(套)全國產安全智能DCS/DEH一體化重大技術示范項目,并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部署了新一代全國產SIS系統、首次實現了完整的全國產DCS/DEH主輔一體化控制系統應用。
憑借高素質人才底蘊,華能秦煤瑞金電廠組織成立“華能睿渥全國產DCS+DEH一體化示范應用攻關組”,進一步驗證技術應用成效,完成技術創新20余項,攻克應用技術難題30余個,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壁壘。“現在電廠已經實現智能協調優化控制,二次再熱機組汽溫優化、基于凝結水變負荷的深度滑壓節能優化、智能吹灰優化、智能燃燒優化、風水煤智能協同控制、脫硝全過程智能優化控制和一次調頻優化等智能模塊實時控制。”該廠技術骨干的何勝說起這些成績,自豪的笑容掛在臉上。
多能互補,打造“新能源+”新模式
270萬千瓦發電量,是地區穩定的電源保障,同時也是打造全新多能互補智慧能源基地的基礎。當前,華能秦煤瑞金電廠正依托低碳清潔煤電對新能源的關鍵支撐和靈活調峰作用,著力打造50公里內“風、光、火、儲、熱、固廢處理一體化”多能互補型綜合智慧能源基地,包括供熱管網、固廢處理、光伏、風電、火電靈活性改造、化學儲能、應急儲煤場、綜合智慧能源大數據管理平臺等八大項目。
“目前,綜合智慧能源基地已初具雛形,270萬低碳清潔煤電已高質量落地,同時進行城市污泥、固體廢棄物的摻燒實踐,最大限度解決周邊地區城市垃圾和污泥的處理和再利用。機組供熱業務也在全面推進,已實現向周邊12家企業供汽,預計2023年一季度將實現對中國稀金谷永磁電機產業園供熱的全覆蓋。下一步,華能秦煤瑞金電廠將提供區域一體化綜合能源覆蓋,將周邊地區的新能源有機結合,以火電為依托,保障新能源的利用和消納,并從中進行相關協調。”華能秦煤瑞金電廠黨委書記郭志健說道,這既是未來發展的新模式,也是其進一步著力提升地區能源利用率,全面探索能源多元利用可能性的生動實踐。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華能秦煤瑞金電廠步履不停,探索不止。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2-11-02 19:06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2-11-02 19:06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