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果生物:深耕mNGS 實現感染性疾病的精準診斷
從醫生手里的聽診器,到X光檢查技術,再到基因檢測、宏基因組測序……隨著技術的發展,病原診斷的效率和靈敏度逐漸提升。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夏涵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把傳統針對特定病原的檢測看成是‘釣魚’,那么宏基因組二代測序技術(mNGS)就類似于‘大面積撒網捕撈’。mNGS通過對臨床樣本中直接提取的DNA和/或RNA進行高通量測序,再經過數據庫比對與生物信息學分析,可一次性完成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多種病原體檢測,實現感染性疾病的精準診斷。”
今年9月份,予果生物憑借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檢測方案從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的4018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HICOOL 2021全球創業大賽一等獎。HICOOL全球創業大賽是以海內外人才創業大賽為主體的綜合性國際人才活動,大賽打通并建立了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來京創新創業的雙流通道,今年共有來自84個不同國家的5077名創業者報名參賽,分布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文化創意、高端裝備等六大賽道。同時,HICOOL圍繞創業項目“發掘-落地-孵化-融資-轉化”的普遍生命周期,自2020年起就著力構建大賽/峰會、產業園、管家、基金、在線平臺、商學院“六位一體”創新創業生態平臺,在海外創業圈、投資人之間形成了廣泛影響力。
2014年全球病原診斷行業發生了一件劃時代的事件,美國UCSF團隊使用mNGS,對一位反復發燒患者的體液樣本進行基因測序并找到了感染病因,幫醫生用最常規的青霉素治愈了這位幾乎病危的患者。
“在這件劃時代的事件之后,我們團隊就在思考既然mNGS用于病原感染診斷的優勢相當明顯,如何將宏基因組測序方法更好地標準化,最終應用在市場廣闊的病原診斷領域”,夏涵說到。2017年夏涵帶領團隊創立了予果生物,成為國內最早深耕mNGS的企業之一。
據了解,予果生物是國內最早將游離核苷酸(cell-free)宏基因組高通量測序技術(mNGS)轉化于臨床的的企業。其自主研發的PACEseq超高維度機器學習模型,能實現對表型缺乏特異性、病因不明的患者的鑒別,也可以對不同來源的微生物進行過濾和判斷,讓病原診斷變得更簡單,是當下最具創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當人工智能、傳感技術、云計算與大數據等技術融入醫療行業,病原診斷方式也發生了升級改變,數字化的診斷方式可以快速鑒別出致病病原體,輔助醫生和患者快速明確感染病因,并對癥進行治療。
夏涵表示,“我們認為下一代的疾病診斷或者未來的疾病診斷應該是基于數字化,因為我們在原來的模擬信號的時代已經停留太長的時間了。”
夏涵指出,相比于傳統診斷模式,數字化診斷最大的差別就是獲得的數據量的大小。“宏基因組測序方法不做預先假設,一次檢測結果通過與含有2萬多種病原的數據庫對比就可以獲得大量的數據,大量的數據依托先進的算法和AI技術,可以從海量微生物數據中提取并判斷病原微生物,進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病原診斷模式。”他說到。
近年來,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NGS)引領行業快速發展,并且由于其擁有高通量、低成本、測序時間短等諸多優勢,至今NGS在全球測序市場中仍占據主導地位。
夏涵表示,“在實際臨床應用中,宏基因組測序檢測的大量樣本中發現有些病原是常見的,有些病原是罕見的,但是正因為宏基因組測序可檢測出這些常規方法無法檢出的病原,醫生可參考宏基因組測序檢測結果并結合臨床表現對癥下藥,精準治療,使患者早日康復。”
隨著技術的進步,基因測序市場發展迅速。根據NGS(新一代基因測序)行業峰會數據,我國基因測序產業正步入快車道,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92.0億元人民幣,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9%-10%。去年我國基因檢測企業在一級市場中所獲融資達到193億元,相比2019年融資量,年增長率達153%。
近年來,基因測序行業的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資本和企業的涌入。截止2021年中予果生物已經累計完成5.2億元融資,是mNGS賽道融資體量最大的公司,投資人囊括北極光創投,龍磐資本、辰德資本、創新工場、LYFE等該領域最知名機構。
夏涵認為,“資本的進入加速了市場的發展,競爭對手的布局也讓mNGS領域變得熱鬧起來。但不管市場是低迷還是熱鬧,予果會一直堅守‘讓病原診斷更簡單’這個初心使命,踏踏實實去做創新。”
將初心化為動力,從72小時,到48小時,再到9小時……4年多來,予果生物在病原精準診斷的速度上一再取得突破。從全國各醫院送來的檢測樣本,已經可以實現當天晚上11點前上機測試,讓醫生第二天一早便能根據檢測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前不久,予果生物發布了全新病原檢測產品BloodSeq,檢測性能遠比市場常見產品更快速、更靈敏、更精準。該產品一經推出,受到了臨床醫生的一致好評。
“我們希望幫助更多的醫生進行快速精準的治療。”夏涵說到。現在,予果生物自主研發的病原數字化檢測方案已經在全國31個省份,150多個中心城市開展業務,累計服務超1000家臨床醫院、2000個臨床科室,累計檢測樣本量近10萬例,樣本總數位居全球前列,其中腦脊液檢測量位列全球第一,且增長速度非常快。
夏涵稱,予果生物今年研發投入大約有7000萬,明年還會繼續加大投入,預測到2024年之前研發投入占比都不會低于30%。予果生物目前能將生信分析和mNGS有效結合,形成較高的技術和數據壁壘。公司未來一段時間仍會專注于研發,做好產品的升級,推動以測序技術做病原診斷市場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互聯網排行榜
-
2021-11-12 16:54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科技互聯網熱門推薦
-
2021-11-12 16:54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