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露骨、最暴露、最明目張膽:麻生太郎竄訪臺灣的拙劣表演
以口無遮攔出名的日本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再次成為媒體矚目的焦點。 日前,他在竄訪臺灣地區時的一次演講中,居然口出狂言,聲稱臺灣應該“立足于戰,強化威懾”,美日臺三方要聯手嚇阻中國大陸放棄動武念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用“不自量力,胡言亂語”這八個字予以評論,可謂一針見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麻生太郎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麻生此次竄訪臺灣堪稱日臺“斷交”半個世紀里日本訪臺政客中級別最高的,他在臺期間的表態也創下了幾個“最”的紀錄:一是教唆臺當局“以武拒統”、“恃外謀獨”,算得上是最露骨的煽動;二是日本保守政客妄圖重新染指臺灣的狼子野心,稱得上是最赤裸裸的暴露;三是日本保守政客在臺灣問題上挑釁滋事,肆意干涉中國內政,是最明目張膽的挑釁。
麻生在日本政壇向以親臺著稱,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后麻生更一躍而為親臺派“大帥”。他在這次竄訪臺灣期間的狂妄言論不僅是其一貫的政治理念的集中體現,也是日本政壇親臺派企圖改變戰后國際秩序的戰略盲動的危險征兆。麻生在安倍拋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主張前就曾放言“臺灣是日本的生命線”,“如果中國大陸對臺動武,那就涉及日本的生死存亡問題,所以日本就必須聯合美國向臺灣提供援助”,與安倍比一點也不遜色。而日本內閣府副大臣井野俊郎近日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聲稱,如果中國大陸對臺灣地區動武,日本“很有可能向臺灣提供某種支持”,更近乎在臺灣問題玩火了。可見,麻生這次的表態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失言,也不是純粹個人的行為。
以麻生為代表的日本親臺政客緣何迫不及待地要跳出來表現一番呢?應該說,這首先是日本政客潛意識里一直揮之不去的“臺灣情結”在作祟。日本在戰敗后,按照《開羅宣言》《波茲坦公告》的規定,結束了對臺灣近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但是,臺灣作為日本在明治維新后攫取的第一塊殖民地,被日本視為躋身列強行列的標志。隨著日本從戰敗的廢墟中迅速崛起,一些迷戀昔日帝國“輝煌”歷史的保守政客又開始將臺灣視為自家“后院”,處心積慮地謀篇布局,企圖重新染指臺灣。
其次,這也是日本當權者在俄烏沖突后向美國遞交投名狀充當陣營對抗“急先鋒”的政策選擇。俄烏沖突后,日本加入美國為首的援烏抗俄陣營,表現得十分主動。而且,它還試圖將中國和俄羅斯綁在一起,鼓吹“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明天的東亞”。這既是向美國遞“投名狀”,也是在給美國“帶節奏”,避免它在關鍵時刻撂挑子。
第三,安倍遇刺身亡一年來,自民黨內最大派系安倍派至今未能推舉出新會長,陷于群龍無首的窘境,日本政壇的親臺派也由于失去領軍人物,話語權和影響力明顯減弱,麻生此次竄訪臺灣大放厥詞,顯然有刷存在感,用走極端的言論凝聚日本政壇親臺派勢力的深層考慮。
然而,麻生之流完全錯估了當下的國際形勢和中日間乃至臺海兩岸間的力量對比。眼下,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面對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的群體性崛起,雖然利用手中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優勢竭盡全力予以阻擋,終究難以挽回衰敗的頹勢。俄烏沖突后,全球南方國家大多拒絕選邊站,且反對美西方一味拱火澆油、擴大沖突,這就是一個例證。美西方企圖在東亞地區復制烏克蘭模式也注定是要失敗的。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盡管經歷了三年的新冠疫情,但與日本,更不要說是與臺灣的實力差距進一步拉大。臺灣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意志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堅定,實現祖國統一的實力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強大。中國大陸對臺灣擁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但同時又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希望兩岸兵戎相見。中國領導人不止一次強調,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和最大的耐心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但如果一小撮“臺獨”勢力利令智昏、以武拒統的話,最終等待他們的只能是雷霆萬鈞般的沉重打擊。這豈能是麻生之流的跳梁小丑虛聲恫嚇所能嚇阻得了的。
麻生這次拙劣的表現,雖然博得了臺灣當局的感激涕零,卻在臺海兩岸乃至日本國內遭到強烈反對。他所想達到的目的很可能是一場空。唐代詩圣杜甫的名句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用在麻生身上倒是很貼切的。
(吳寄南,上海市日本學會名譽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3-08-10 17:1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3-08-10 17:1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