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引領創新 2018農機具設計創新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8年10月27日上午,“農機具設計創新研討會”在湖北武漢農機展期間同期舉行,會議由青島農大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東偉主持。國內外知名機構專家、企業代表、農場管理員等出席研討會,并就“設計x工程——融合引領創新”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農機化協會副會長楊林致辭拉開了研討會的序幕,隨后部分專家代表進行了專題匯報。
農機具設計創新研討會現場
青島農大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東偉
宋正河:設計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書記、教授宋正河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書記、教授宋正河進行專題報告——《農業裝備設計方法思考與初步實踐》。宋正河認為本次農機展上,各大、小企業展出的產品傾注了很大的心血,產品的外觀、造型有了長足的發展。在他看來,設計非常重要,設計應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絕對不是單獨點的工作。宋正河以拖拉機為例,認為拖拉機和農機具之間的動力是否匹配,如何解決大馬拉小車,小馬拉大車的問題,正是困擾各大農機企業的大問題。我們現在的農機具品種大約是4000種,美國的品種在2000年以前大約是7000種。從農機化的水平來看,歐美國家在上個世紀已經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從使用對象上要充分考慮農機裝備使用者的一些需求,要充分融入到設計里面去,這也是工業設計和創新設計理念非常重要的一點。從機械設計本身來講,材料、工藝、裝配模式等都是需要考慮的。當然,區域環境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地形、地貌、生態、氣候等都會對裝備產生影響。在宋正河看來,現在已經很難找出一套支撐農業裝備設計的理論體系,甚至是方法論的體系。對此,應該從哲學的角度去思考,更要考慮到優化設計、可靠性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等一些理念設計概念。
張長獻:適合的就是最好的設計
洛陽辰漢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長獻
洛陽辰漢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長獻研究員的演講主題為《技術創新引領轉型升級》。張長獻認為,目前,國內制糖業中,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且多為女性,人工種植、收割也成本越來越高,這為行業帶來危機。國外的收割機行業已經很成熟了,如在美國,大概在二十年代就開始研究了。中國則是從九十年代初開始推廣甘蔗收割機的,但是一直沒有把國外的成熟機型推廣開來,這是因為國外的機型不適合國內坡地、小農戶的農業種植模式,而且價格昂貴,在亞洲甘蔗種植地如東南地區很多國家地形跟中國都差不多,這也造成了歐美機型在亞洲幾乎無法推廣,所以國內、東南亞及非洲種植區急需適配相應的甘蔗收割機。當前的甘蔗收獲機產品設計任務,第一是要適合國內坡地、中小地塊蔗田收割。第二考慮到我國的國情,要價格低,性價比好。第三性能要好,可靠性要穩定。此外,還需要提供一個收割、運輸整套解決方案。
洛陽辰漢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具體實施的時候在設計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如底盤、前后橋創新設計,整機重心低,制作模塊化,液壓系統也進行了優化設計,國產率高,成本低。同時配套田間轉運裝載機運輸掛車,提供整套解決方案。截至目前,累計授權受理各類國家發明專利46件。4GQ-130型甘蔗聯合收割機是唯一入選《2017年中國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30項重大科技成果的甘蔗收割機機型,并且榮獲2018年度農業機械科學技術一等獎。
柳沙:農機設計理念尚待加強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柳沙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柳沙介紹了一份中國農業機械行業設計現狀抽樣研究報告。這份報告主要調研了農機裝備企業的工業設計現狀,以及農科院校里邊的工業設計專業的情況,以及幾家曾經設計過農業裝備的設計公司。本次調研以問卷方式對35家農機設計制造企業、2家側重農業裝備工業設計的設計單位、3家農業院校工業設計專業進行了調研。從地域上看,這35家企業分布在16個省市自治區,主營產品也比較分散,以上數據基本與中國農機企業分布相符,因此本調研數據可視為對全國農機企業的典型樣本抽查。抽樣調查顯示,目前,絕大多數農機企業在研發設計方面投入的資金比為5~20%(54%)和5%以下(28.5%),少數超過20%(13.4%),普遍投入比例不高。報告也顯示大部分中小微農機企業并不太能明確區分產品外觀造型設計、機械結構設計、仿真分析、制造和工藝流程、控制和編程、宣傳和管理等職位由于研發人員總數少,往往身兼數職。各農機企業普遍比較重視專利申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多數中小農機企業對這些政策不太了解,沒有積極爭取相應的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
柳沙還談到了工業設計在中國農業機械產業中的作用。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廣泛應用于輕工、紡織、機械、電子信息等行業。工業設計產業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工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工業設計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消費需求的客觀要求。
周寧:設計要與工程融合
長沙98號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寧
長沙98號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寧就農機產品中的“設計與工程”進行了探討。當今的國際趨勢就是設計與工程的融合。他認為,工程師可能更多的關注這個產品制造起來計算成本,控制質量等等,設計師可能更多的考慮產品的品牌、形態等,當然會一起考慮產品的可行性。商業的成功需要設計師與工程師協同創新,滿足用戶多層次的需求。工程和設計的改變程度會產生不用的創新類型,如技術推動創新、市場推動創新、意義驅動創新等。互動式的設計創新方式,是需要工程師與設計師不斷地磨合,達成共識,形成一致性的推理。設計與工程怎么結合起來,也是一個比較實質的問題。周寧認為有兩個結合點,第一個就是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怎么樣把產品的品牌,造型,意義與功能、工業結構相結合。第二個就是人因工程,以人為中心,把設計與工程融合創新。最后,他還提出了設計與工程的思考,設計與工程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怎么去更好地將設計運用到工程中?
中國農機化協會副會長楊林總結發言
會上,參會專家代表還進行了積極的研討,各個企業代表爭相發言,共同探討當今的農機具設計形式以及發展前景,現場氣氛濃烈。楊林會長做了總結發言,希望大家轉變觀念,不要停留于傳統理念,不要浮于表面,可以更深層次地結合實際生產需求去探討農機具的創新設計,從而促進我國農機具行業的不斷創新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